綠領人才超搶手 驅動永續競爭力
綠領人才已經成為台灣當前的職場新星。根據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合作的「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」,去年近3,600家徵才企業有綠領人才需求,平均每月徵才2.2萬人,人才缺口直逼人工智慧(AI)產業需求的2.9萬人。
綠領需求逐年攀升,以電子資訊、軟體、半導體及一般製造業最多,但並非專屬理工科系,多達47%的招聘條件標明「不限科系」,這些新興的綠領工作包括城市種植者、永續管理師、生態學家、綠色建築師、太陽能電池技術員等。
歐盟正積極推動「潔淨產業新政」,包括補助潔淨科技研發、支持潔淨能源產品的供給面及需求面、支持循環經濟等,並計劃投入新台幣3.6兆元成立「減碳銀行」,專門投資歐盟境內的潔淨能源製造業,預期將快速推升綠領工作機會。
反觀美國,總統川普回鍋後再次退出《巴黎協定》,並打擊氣候政策及太陽能、離岸風電等技術,企業界對綠色目標似乎也隨之鬆動。不過,長期來看,在AI耗電焦慮與歐盟碳稅壓力下,美國企業仍得落實減碳規範,否則無法在國際市場競爭。
封面故事〈綠領新世代〉深入報導綠色工作前景與趨勢,也了解台灣各大學加速開設永續課程、企業祭出百萬年薪搶才,同時走訪彰化最大「綠色牧場」,看畜產綠領如何將糞肥化為綠金。(詳見50頁)
美國總統川普2.0上任對全球無差別加徵關稅,全球股市一度狂瀉、美元匯率與油價走軟,被視為最安全避風港的美國公債也出現拋售,逼得川普不得不宣布暫緩對等關稅政策。
關稅戰加劇美國不再是可靠盟友的觀感,法國總統馬克宏呼籲歐洲企業暫停赴美投資;歐盟表示,如果無法透過談判化解對等關稅,不排除一切反擊選項。至於美中關稅大戰,中國掌握的籌碼可能比美方預想得更多,從財政與貨幣政策、擴展內需到拉攏外交,都可以看出未雨綢繆,為對抗美國做好準備。
本期〈國際政經〉聚焦川普發動的關稅大戰,以及對全球貿易、地緣政治與台灣產業的衝擊和影響。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動盪時刻,一同關心國際變局,並為未來可能的更多衝擊做好準備。(詳見26頁)
川普就職美國總統後,宣布終止多元性別,全美跨性別族群感到沮喪和恐懼,凸顯性別多元理念仍有漫漫長路要走。在6月同志驕傲月前夕,〈看世界〉走訪平權運動的精神堡壘,包括柏林莫茲大街、雪梨泰勒廣場、馬德里雀卡社區、布宜諾斯艾利斯Carlos Jauregui地鐵站、舊金山卡斯楚區、巴黎瑪黑區女同志酒吧與台北西門紅樓,一起感受同志運動為自己驕傲發聲的奮鬥史。(詳見8頁)